1月25日,由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主办的“顺势·解局——5G时代智慧城市的机遇与挑战”在北京召开。

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天津市西青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新京报社长宋甘澍等嘉宾出席论坛。

自从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概念探讨、理论研究的阶段,向实际建设与运营阶段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如何进一步与城市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等相结合、融合,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在下一阶段的重要议题。

智慧城市新规则要求自主进化

“智慧城市会进一步让现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具有诗意,”新京报社长宋甘澍在开场发言中表示,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发展过程中,建设智慧城市越来越处于突出位置。许多高科技技术已经运用到城市治理和发展过程当中。虽然智慧政府、智慧交通、智慧安防、医疗等还在试水的阶段,但是已经深刻、显著地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了百姓日常的生活。

“5G时代的智慧城市与4G、3G有着巨大的不同,在于无处不连、无处不在,”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随后的主旨演讲中说,5G时代智慧城市设计需要新的方法论——复杂适应系统(CAS)。

他指出,智慧城市由四个方面构成,第一是感知系统,即所有发生的问题都可以被全面感知;第二是运算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依据一定模型运算,并找到规律;第三是执行系统,使问题得到解决;第四是反馈系统,对结果进行实时反馈,以形成闭环。“这个闭环的速度、强度,就构成了城市的智慧程度。”

仇保兴还提出了5G时代的6大新规则,包括“新集聚”、“多样性”、“流”、“积木”、“内部模型”、“标识”。他认为,城市建设在以前是自上而下的设计,但是新规则要求城市自主进化,他说,“在新的规则下,我们要有新的准备。”

数字政府的形态已经初露端倪

“经过20多年的政务信息化,数字政府的形态已经初露端倪,”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政务从碎片化到整体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多部门协调到整体协同,从手工作业到智能智慧,这四个趋势是传统的智慧形态正在向数字化政府转化的重要标志。

汪玉凯指出,技术进步与基础设施的保障、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公众对政务服务提出新诉求以及政府多年的信息化建设都推动了数字化政府建设的进程。

同时,汪玉凯对2019年中国智慧政务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第一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政务信息化将继续为改善营商环境发力;第二是围绕从“三难到三通”,政务信息化把解决影响数字政府的难点、痛点,继续放在突出地位;第三,智慧政务将更加注重服务发展方式转型;第四,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务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第五,政务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第六,协同政务将出现新突破,放管服改革将继续发力,制约协同政务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被破除;第七,政务信息化发展,将对政府自身的建设、特别是对构建约束公权力的制度笼子方面将产生更大影响;第八,随着5G时代到来,新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将为智慧政务插上翅膀;第九,围绕政务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同时,政务信息化的建设模式、运营方式、服务手段等将会有更多的路径和选择,汪玉凯说,“在智慧政务建设的模式、运营方面,政府将更新理念,更多借助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

报告:“智慧城市发展潜力”北京第一,成都长沙突出

论坛上,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于德清在会议中发布了《2018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潜力研究报告》。

在“中国50城智慧城市发展潜力榜”中,北京以95.46分排名第一,深圳95.27分紧随其后,杭州、上海位列第三、第四。在智慧城市发展潜力研究报告中,于德清还强调了两匹“黑马”,长沙的经济增速以及沈阳的政策执行力、前瞻性颇为亮眼。

报告还显示,互联网科技人才需求正扎堆“新城”,在互联网科技企业招聘岗位数量上,北京、上海及深圳保持了一贯的优势。而成都和杭州显示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与旺盛的招聘需求,成都为新一代互联网科技崛起的城市。

随后,于德清以京东数字科技,用大数据和AI服务“智能城市”、济南通过引入“智慧大脑”告别堵城以及深圳“一码看病”“码上出行”的智慧城市实践,论述了“企业驱动智慧城市”的观点。

这份研究报告以2018年百强经济市排行榜中排名前50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城市的政策、人才、创新、企业、资本和ICT采用等六个维度,评估各个城市的智慧城市的发展潜力。

报告中所采用的数据涉及10个数据库6大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包含50个城市,采集了1000万条数据。

据了解,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定位于一家数据驱动型的智库,该份报告是研究院成立后发布的第一份报告,目的在于考察智慧城市在不同地方的能力和建设方面的优势。

“作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都市类媒体,新京报也一直关注着城市的发展与治理,”新京报社长宋甘澍在论坛最后也表示,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新京报传播平台的优势,汇聚各方智力资源,与业界展开深度合作,促进研究成果的深化、转化和使用,共同助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5G时代万物互联,智慧城市需要新规则

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5G时代的智慧城市设计初探——基于复杂适应理论视角》的演讲中,提出5G时代智慧城市设计要遵循的六大新规则。同时他认为5G将是各行各业融合创新的催化剂,是巨大的创新孵化新平台,将促使个人创业爆炸性增长。

仇保兴参事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感知系统、运算系统、执行系统及反馈系统。而什么样的城市能够提供美好的生活呢?仇保兴参事表示,第一是活力宜居的,第二是安全有韧性的,第三是智慧可持续的。

由此,基于能够提供美好生活城市的三个特征以及智慧城市的四个构成,通过运用CAS理论(复杂适应系统),便可以描述5G时代,智慧城市的设计规则了。

仇保兴参事提出,智慧城市的设计新规则包括“新集聚”、“多样性”、“内部模型”、“流”、“积木”、“标识”六大部分。

首先,5G时代的到来,能够导致新集聚现象,即在虚拟世界将人的沉默知识进行集聚、交换。而其得以实现的原因在于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了媒介的作用,亦即机器能够自主地对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是多样性的变化。一个生态系统,越是多样性就具备越强的韧性和抗干扰能力。5G时代的到来,将产生更多的新需求、新技术、新路径和新模式,加快了城市间各主体的联系、变化、取代或相互补位,真正做到万物互联。

第三是流。城市间各种资源,包括能量、信息、资本和知识,一旦流动起来,将发生“乘数效应”、“循环效应”,经过N次叠加,将引发难以预测的涌现。

第四是积木。“积木”是人类积累起来的所有的经验和知识,形成的那些小的模块。积木越多,或有新积木加入,则将必然产生变化。当前,像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这些新的积木模块组合到原有的系统,便能产生更多的变化。

第五是内部模型。模型有两种,一种是隐性的,一种是显性的。显性模型是主体通过运算产生前瞻(预测能力),也就是主体都可以根据周边环境,快速地感知,快速地运算,快速地应对。类似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像远程医疗、VR、无人驾驶等,都是如此。主体的这种“预测能力”等于其环境的适应力。

第六是“标识”。在CAS中,标识是为了集聚和边界生成而普遍存在的一种机制。标识使主体观察到以前隐藏在对方背后的特性,从而能够促进“选择性相互作用”,为筛选、特化、合作等提供了基础条件。比如通过观察警察、医生的着装,我们就能判断其身份。

最后,仇保兴参事认为,5G“超级连接”使物联网、价值传输、大数据、AI等新技术武装到每个“主体”,使其自适应性快速提高。“主体”之新集聚、多样性、流、积木、内部模型和标识等新规则相互循环强化将“涌现”新一代智慧城市。

总之,我们的时代在变化,我们要设计运行智慧城市,应该有新的规则。

 

将西青打造成智慧城市样板区

在1月25日举办的新京报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上,天津市西青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介绍,西青区目前正在全力打造“智慧西青”,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着手:一是推动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二是进行动能转换,三是出台配套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落户。

在新京报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上,白凤祥区长介绍说,西青区的产业是传统制造,当前要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转型。这是他们通过多方研究的结果。无论大数据或是人工智能,一定要有应用场景才能生存下来,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有丰厚的工业基础。在这一方面,西青区的工业基础非常发达,具备相当的优势。

目前,西青区打造的“四中心一基地”,包括大数据计算研发中心、大数据运营服务中心、大数据政务便民中心、大数据创新孵化中心以及大数据企业总部基地。

其中大数据计算研发中心已经建设完成。由于数据采集需要一定的基础,西青区发展大数据产业,会有仓库和机柜之类的建设,但西青区更看重的是拥有相关的应用和企业。

关于大数据运营服务中心的建设,白凤祥区长表示,会将一部分交给社会资本运营,不会完全由政府建设。对于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平台管理,比如智慧税务、智慧环保、智慧安全等,下一步的重点则是将其集成指挥平台。

白凤祥区长进一步介绍西青区的“动能转换”,亦即建设智能网联先行区,打造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试验场。如果说,1G网络到4G网络更多给消费者,那么5G网络则是服务环境企业、车联网。5G的高速度、全覆盖、广连接的特性,给车联网创造了好的条件。

当前,西青区正在打造“2+1重点工程”,包括一个虚拟测试及研发基地、一个封闭测试场和一条开放测试道路。第一个虚拟测试及研发基地,目前已经建设完毕。该基地通过研发的虚拟测试场景、虚拟测试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前端验证和反馈。

第二个实地封闭测试场,面积达1475亩。建成后,它将是中国北方场景最丰富,测试项目最完备的测试场,预计将在2019年春节后马上启动建设。

最后是开放道路,三段开放道路总长84公里。在这些道路上,不光是汽车智能,同时道路也是智能的,其涵盖了基站、射频系统和感知系统等。这将有助于无人驾驶汽车更快速地应用。

除了产业转型和动能转换,吸引人才也是西青区的重要工作。白凤祥区长介绍说,西青区出台了若干人才政策,人才最高可奖励5000万。天津从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海河英才计划,已经吸引13万人正式落户。

最后,白凤祥区长强调,智慧城市的建设最终目的是惠民,以人民为中心。无论是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交通,都是如此。因此,西青区欢迎所有想做这些方面场景的企业落户西青区。白凤祥区长说,没有应用的智能企业就是空中楼阁,这些应用场景必须在地方,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研究,让它们落地,借此共同打造出智慧城市的样板区。